時敏:扎根鄉村教育22載
她,從小生長在農村,只因童年時代老師的一句關懷,便在心底埋下了從教的種子。
扎根鄉村教育22載,21本班主任手冊,記錄了她家訪途中的每一個腳??;24小時“待機”,兌現著她對家長、學生許下的承諾。
她,就是宜興市桃溪中學教師時敏。
2019年3月的一天,跟往常一樣,晚上5點半,結束了一天工作的時敏又踏上了家訪之路。這一次,她前往的是學生洪的家中。為了給眼睛天生殘疾的孩子治病,這個來宜興務工的家庭連一張簡單的書桌都舍不得添置。這次家訪,時敏不僅要考慮如何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,還要幫助他們申請困難家庭補助,鼓勵孩子繼續學業。
“時老師知道我眼睛不好,就幫我安排到前排聽課,還常常幫我補課,我希望能考上大學來回報她?!焙榈难劬σ驗闅埣矡o法聚焦在一點,但說這句話的時候,卻閃爍著希望的光芒。
在時敏的班上,像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,他們有的因病致貧,有的是與老人相依為命的留守兒童,有的甚至連一個像樣的住處都沒有……
22年來,時敏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,她堅持家訪,幾乎走遍了每一個學生的住所。
有的孩子書寫潦草,通過家訪發現是因為把作業放在膝蓋上寫的,或是趴在低矮的小雜物桌上書寫,屋里的燈瓦數不足,昏暗不清……就及時引導家長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;有的孩子突然網癮加重,無心學習,通過家訪發現是家長在鬧離婚,就引導家長注意家庭的和諧關系,爭取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;有的孩子某一階段突然萎靡不振,無心學習,通過家訪發現是留守兒童,與之相依為命的老人突然去世,孩子日思夜想,就引導孩子通過寫作傾吐對老人的深情,引導家長多回家看望孩子、多與孩子溝通,哪怕是打一個電話……
在鄉村學校,很多學生由于從小缺乏家庭教育,在學習上并不主動,甚至出現厭學現象,這類“學困生”一度成為許多教師頭疼的問題。但時敏管理“學困生”卻很有一套,在她的班級里,沒有人不喜歡上語文課。
“我從不罵學生,他們都很喜歡上我的語文課。我會設計獎勵卡片讓學生們像玩游戲一樣‘集卡’通關拿獎品,讓他們變得好學、樂學?!?/p>
說起自己的學生們,時敏話語里充滿了自豪。
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,她將自己的住所布置成了學生們閱讀的樂園;為了滿足學生學具、生活用品的應急需求,她將自己的抽屜打造成了百寶箱;為了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,她努力記住每個學生的生日,親手在賀卡上寫下祝福。
22年低身俯首,時敏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,去發現每一朵小花的美,用心傾聽綻放的聲音。